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第一小說 > 曆史 > 望嶽雙劍 > 第1章 此子不得姓嶽!在線免費閱讀

望嶽雙劍 第1章 此子不得姓嶽!在線免費閱讀

作者:江楓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1-23 08:21:09

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元年,金軍大軍南下,攻克北宋都城汴京,徽宗、欽宗二帝及宮女嬪妃3000餘人被俘去金國都城,遭受無儘羞辱,史稱“靖康之恥”。

1142年,即“靖康之恥”之後15年,欲率部“直搗黃龍”的嶽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大雪紛飛的除夕之夜,嶽飛被縛於風波亭前,朗聲吟唱《滿江紅》:“……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嶽飛被毒殺於風波亭,年僅39歲,其子嶽雲和張憲等部將被殺。一代名將寥落。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自此,江湖之上,人人吟唱《滿江紅》。

……

次年,夏日炎炎,前往嶺南的崎嶇官道上,一座破舊的小廟內。

廟內一間專門清掃出來的空空的廂房內,嶽雲妻子鞏氏頭髮披散,臉色蒼白,在穩婆的催促聲中,緊咬牙關,一陣陣用力催動著腹內的胎兒。

廟中正殿的菩薩座下,嶽飛妻子李氏穿著樸素卻異常整潔,神情憔悴,鬢髮微白,正跪在地上,雙手合十,閉著眼向菩薩虔誠地祈禱。

廟門外,身材高大的嶽雷已經十六歲,雙目無神,似乎還未從父兄慘死的驚悚中回過神來。此刻,他抱著正流著口水,丫丫學語的侄兒嶽申,和一群麵有菜色,神色不安的弟弟妹妹、侄兒侄女們,呆坐在石階上。八歲的嶽雲長女嶽大娘則牽著四歲弟弟嶽甫的手,朝著廟門裡焦急的張望。

嶽雷妻子趙氏正在一邊給長子嶽經哺乳。

一隊宋軍士兵在不遠處,嘻嘻哈哈談論著什麼,不時往這邊張望一眼。押送軍士的首領林福,摸著下巴的鬍子,望著廟門,若有所思。

“哇~”一陣響亮的嬰兒啼哭,在廟內響起。

廟門外,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廟內,連正在嶽雷懷裡舔著手指的嶽申也停止了動作,小嘴終於從拇指上脫離開來,滴著晶瑩的口水,睜大了一雙清澈的雙眼,好奇地往廟內看。

精瘦的嶽大娘高興地跳了起來,拉著弟弟就要往廟門裡進,卻被一名老嬤嬤攔住了。

八歲的嶽大娘噘著嘴,生了一陣悶氣。

一會兒,大娘就見祖母李氏走出了廟門,麵色沉鬱,望了一眼台階前或站或坐的一群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嶽家滿門子女,眼含淚花,歎了一口氣。

李氏徑直走到林福麵前,盈盈一拜,行了個大禮。

林福嚇了一跳,趕緊扶起李氏,道:“嶽夫人,使不得使不得。在下還冇給嶽夫人賀喜呢,夫人又添了個孫子還是孫女?”

李氏道:“老身正要稟報將軍。老身夫君與兒子,與將軍同為我大宋報國之士,如今身遭不測,留下老身與一眾孤兒寡母。今我兒之遺腹子出生,本為大喜,奈何——”

李氏再也忍不住,抽泣起來。掀起衣袖輕輕擦了擦眼淚,李氏啜泣道:“奈何我兒媳身子孱弱,老身一家大小也被朝廷流放嶺南,自保尚且不足,何來餘力養活這可憐的孫兒啊。”

林福有些動容,呐呐道:“嶽夫人莫急,在下雖身負朝廷之命,監押嶽夫人等遠赴嶺南,途中照顧一二,想必也不是難事。”

李氏道:“將軍仁義,不棄嶽家犯罪之身,老身感激不儘。不過,老身自知,此戴罪之身,遠去嶺南,山高路遠,且人心莫測,恐凶多吉少。此子不在朝廷文書之內,望將軍放我這可憐的孫兒一條生路。此等如山恩重,老身及我嶽家上下,必將結草銜環,湧泉相報!”

說罷,深深一福,泣如雨下。

林福驚訝地睜大了雙眼,道:“這個,這個,嶽夫人是要如何?”

李氏道:“將軍,老身就替我夫君和我兒做主,交由廟內住持大師,尋一農家百姓養活吧,總比跟著老身顛沛流離風險不測要好。此事,萬望將軍成全!”

林福猶豫不決,問身旁一胥吏:“先生,此事若何?”

那胥吏臉上陰晴圓缺,撓撓頭,道:“嶽夫人之舉,倒是不違朝廷之命。隻是,在下以為,此子不得姓嶽,且不得賜名,方合朝廷規矩。”

林福點點頭,問李氏道:“嶽夫人,聽清楚了?”

李氏忙對二人行禮,道:“老身聽憑將軍做主。”

林福歎了口氣,道:“罷了罷了,如此也好。我看今日天色已晚,就將就在此歇息吧,嶽夫人儘可去安頓此事。明日一早,還請嶽夫人一家儘早出發,多趕些路,以免誤了朝廷之期。”

……

入夜,廟中一間廂房內,一燈如豆。

李氏抱著熟睡的嬰兒,與一光頭和尚對坐。

那和尚慈眉善目,鬍鬚花白,盤腿坐於蒲團之上,眼神清澈。

李氏道:“大師慈悲。今日我孫兒能與大師結緣,實乃我嶽家之福。”

那和尚雙手合十,躬身行禮,道:“夫人放心。嶽將軍之名,貧僧如雷貫耳。貧僧當以此一身皮囊,為將軍之後鋪墊。此處無外人爾,夫人之意如何,還請告之。”

李氏抬起頭,雙眼如炬,道:“大師為此子之再生父母。胥吏之意,此子不得姓嶽,既若此,老身請大師為此子賜名!”

那和尚沉吟半晌道:“貧僧乃六根清淨之人,既已皈依我佛,自不得有塵世羈絆。不過,貧僧皈依我山門之前,家裡姓江。此子既出生於我楓林寺,也是與我楓林寺有緣。不若暫以我出家前之姓命名,就叫江楓吧,夫人意下如何?”

李氏點頭喜道:“甚好。江楓,江楓,老身臨死之人,得以知我孫兒之名,且性命無憂,甚好,甚好。大師慈悲,今日老身許下宏願,若我嶽家之後,能存身於世,無論窮達,必將來楓林寺,為我佛重塑金身,為大師表彰功德!”

和尚低頭行禮,道:“夫人賢德。此乃我佛慈悲,我等中人應有之義,不必掛懷。夫人對此子還有何吩咐?”

李氏低頭看了看懷中熟睡的嬰兒,手指摸了摸那嬰兒嬌嫩的肌膚,輕輕擦了擦嬰兒嘴角的口水,思忖片刻,抬起頭來,道:“我嶽家代代忠良,母親為夫君刺字精忠報國。老身以為此子若能成人,則不宜遁入空門。夫君曾與老身提及,楊家楊再興有一子侄,在望嶽一派修習,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老身雖不及母親深明大義,然我夫君有言,凡嶽家子弟,必得自食其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李氏頓了頓,對和尚頷首道:“大師慈悲,我嶽氏滿門忠良,卻慘遭此千古之冤,我意,請大師將我孫兒送至望嶽山學藝,藝成則下山報國,不成則於山中耕讀,自食其力。請大師憐之!”

和尚合十行禮,道:“阿彌陀佛,善哉,貧僧依夫人所言。”

李氏含淚起身,將嬰兒遞與和尚懷中,道:“老身有幾句話,望大師能代老身給那楊家子侄言之。”

和尚一手抱嬰兒,一手單掌豎立,道:“夫人請言。”

李氏的眼眸中,燃起火炬,牙關緊咬,恨恨道:“其一,我嶽家子弟,凡當今聖上在朝,不得入仕!其二,此子之祖、父之冤,若未得昭雪,此子不得姓嶽!”

和尚頷首應道:“貧僧焉敢不從!”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