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第一小說 > 古典架空 > 中國通史電影解說文字稿 > 第一章:中華名字的由來在線免費閱讀

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除了對自己最親愛的偉大祖國和民族無比熱愛外,對於中國、中華、華夏等名稱,大家也肯定是非常熟悉的了。但是,如果追根求源,問起這些名稱究竟是如何而來的,到底源於何時何處,並說出她們的起源和由來,那恐怕就會有不少人說不上來了。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其名稱“中國”這兩個字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餘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所指的是當時天下的中心洛陽,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了。早在周王朝之前的殷商王朝,其地域就包括了北至黃河流域,南到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但是大多是分封給各諸侯國管理的,商王朝直接統治的區域隻有王都附近的山東河南一小片地方,稱之為商。按照當時的理念,商就是位於東、西、南、北四方土地之中的國土,所以叫做“中國”。

後來曆朝曆代我國疆域雖然逐漸擴大,但“中國”這一名稱卻世代沿襲,直至今天。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朝代中比較強盛的漢朝和唐朝。由於漢朝時,社會發展強勢,全中國也比較高度統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麵也很發達,所以那時的“漢族”、“漢人”、“漢服”、“漢語漢字”等,也就沿用至今。而強大而繁榮的唐朝,則奠定了中國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威望,因此,直到今天“唐人”一詞仍然保留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中華”一詞中,“中”自然是指中國,而“華”則源於“華夏”。“華夏”是我們“中華民族”古時候的稱呼。據古書記載,黃帝、炎帝和蚩尤是傳說中我國遠古時代黃河流域的三大部落首領,最後被黃帝組成聯盟所統一,從而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曆史基礎。後來曆經夏、商、週三代,各民族進一步發展,但都自認為是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故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到了春秋時期,“中華”民族基本形成,中原各諸侯國也開始自稱“諸夏”、“諸華”,或合稱“華夏”。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的《書經》:“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華”,是華麗和華貴的意思。後來的《左傳》中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是指華麗的漢服,“夏”是指行周禮的大國,而“華夏”則是說,中國是“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大國。“夏”含有大、雅、正的意思,古代稱壯大美好的事物為“夏”。“華”還含有赤色的意思,因為周朝時崇尚赤色。因此,“華夏”的含義還有文化發達廣大之意。可見,我們的祖先用象征美好壯大的“華夏”二字,來稱呼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多麼的貼切啊!

以上摘抄瀏覽器:

快樂老叟說情感!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